English

英雄塑造的独特创作

——评电影《英雄无语》
2001-04-11 来源:光明日报 路侃 我有话说

在一个物质与文化享受日益充盈的年代,一个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还能不能引起今天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群的兴趣?这是包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艺术在内的英雄题材创作都在不断探索、提高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艺术,也是文学艺术对历史、社会进步和后代的一种责任。就此而言,电影《英雄无语》是具有相当艺术感染力的创作成果。

《英雄无语》最感人而独特的地方是它刻画英雄所选取的视角。主人公桐哥是个传奇性的中共地下工作者,由于他历尽艰险送到的一封情报,使党中央和红军在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的铁桶式包围圈即将完成之前及时撤离江西苏区,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而改写了以后的中国历史。这样惊险而崇高的经历本来就可以构成一个英雄性格的情节线索,但秘密工作的复杂为自己带来难以言说的困境,由此加深了性格的乖僻和家人的疏远。就在终身的孤独寂寞中,桐哥始终坚守了组织的秘密。而桐嫂曾经因为桐哥而坐牢丧女,几乎没有享受夫妻温暖,但无论是在白色恐怖中还是在桐哥失意之后,目不识丁的桐嫂总是在关键时刻爱护着桐哥。电影对桐嫂的遭遇充满同情,对她的母爱胸怀充满敬意,而我们感受到的,也并非是对桐嫂和桐哥作简单的伦理道德的高下之分。他们的行动终结,则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支援了革命事业。他们都是英雄。

电影《英雄无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写实与抒情风格的融合。影片的前半部基本是写实,论述桐哥在上海以中药商人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的惊险生活,锄奸反特,深入敌营,智送情报,对桐嫂又从不多说一句话,出入神秘迅疾,故事性情节性很强。以桐嫂入狱,目睹林美丽牺牲为转机,影片开始向抒情风格转变。林美丽赴刑一场,镜头运用刻意突出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多角度、慢速度、反复地展现林美丽凄美的面容,直至一块白色纱巾随着枪声缓缓飘落,占满画面,并暗示了桐嫂的觉悟。此后,影片开始大幅度的时空转换,桐嫂终于等到了桐哥,而桐哥已从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狼”变为风烛老朽。这时的影片更充分地显现了原著“英雄不语”的中心题旨,桐哥身处逆境而无怨无悔,生死之交相见,相对默默无言,唯有昔日的风云际会一幕幕清晰闪回,唯有桐嫂与他终生相伴。影片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以写意的形式将这种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桐哥看到战友之后安然逝去,桐嫂捧着骨灰爬上山坡,但见冠豸山郁郁葱葱,连绵不断,白雪的歌声喷薄而起,回肠荡气,与青山白云,与逝去的历史往事,与桐嫂的无限哀思,与辉煌的音乐,相互交织,催人泪下。

《英雄无语》令人能够反复回味的是里面的精神魅力。桐哥那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党和人民为重,不计个人荣辱的共产党人品格;桐嫂那种普通百姓纯朴无瑕的慈爱胸怀,不都是今日现实人们仍在渴求的吗?而艺术需要传达一种精神,需要有与接受者心灵的交流,这种艺术存在的基本价值在现代文化传播日新月异的进步中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仍然是激动接受者心灵的重锤,这也仍然是今天渴望更多民众理解的严肃文艺创作得到的启示。相对而言,我觉得作为电影的《英雄无语》应该还可以拍得更加好看一些,比如在细节、历史环境与氛围的真实性上可以做得更细致一些,在人物经历与人物命运、精神的描写比重上,还可以更多地倾斜于后者。然而,影片毕竟抓住了情感、忠诚、悲剧、献身这些最打动人心的精神元素,以感情丰富的创造奉献给我们一部佳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